This site has limited support for your browser. We recommend switching to Edge, Chrome, Safari, or Firefox.

Cart

熊果素 Arbutin

Jolab 於 發表
熊果素 Arbutin

熊果素(Arbutin)是一種常見於美白保養品中的成分,其美白原理主要來自於抑制黑色素形成的能力。它可從天然植物如熊果葉中萃取,或以合成方式製得,依結構不同可分為三種類型:β-熊果素、α-熊果素、D-熊果素(去氧熊果素),各有不同的效果與應用特性。


熊果素的美白作用原理

黑色素的生成需依賴酪胺酸酶(Tyrosinase)的催化,而熊果素的結構類似酪氨酸,可競爭性地抑制酪胺酸酶活性,進而減少黑色素的產生,幫助提亮膚色與淡化斑點。

此外,熊果素本身亦具抗氧化特性,有助於抵禦因紫外線或環境刺激造成的膚色不均。


三種熊果素的差異與特色

類型 特性與來源 優點 注意事項
β-熊果素 最早發現,天然來源,市面最常見形式 美白效果穩定、原料取得方便 光敏性高,長期使用需注意防曬或建議夜間使用
α-熊果素 合成型,結構與β型略有不同 穩定性高、抑制黑色素效果較強、安全性佳 成本較高,建議濃度不超過2%(臉部)
D-熊果素 去除羥基的改良型合成物 不會產生對苯二酚、刺激性較低 容易受配方與儲存條件影響穩定性

熊果素的安全性與使用建議

雖然熊果素被廣泛使用於保養品中,但仍需留意濃度與產品品質,尤其是β-熊果素在體內可能分解為對苯二酚(Hydroquinone),若使用劣質原料或濃度過高,可能引發過敏反應或造成刺激。

各國安全濃度建議:

  • 台灣衛福部:

    • β-熊果素濃度上限為7%,且對苯二酚殘留需低於20ppm

  • 歐盟SCCS(消費者安全科學委員會):

    • β-熊果素:臉部保養品不超過7%

    • α-熊果素:臉部保養品不超過2%,身體乳不超過0.5%

    • D-熊果素:建議不超過3%,但穩定性問題需特別考量


使用熊果素的注意事項

  • 光敏性與反黑爭議:
    熊果素本身為光敏感成分,尤其是β型,若於白天使用且未搭配良好防曬,可能導致光照後皮膚敏感、泛紅,因此建議以晚間保養為主,或搭配防曬產品使用。

  • 搭配建議:
    熊果素可與維他命C衍生物、菸鹼醯胺、甘草萃取、傳明酸等亮白成分搭配使用,提升整體肌膚提亮與斑點淡化效果。


小結

熊果素是一種安全性高、功效明確的抑黑型美白成分,透過阻斷黑色素生成的關鍵酶來發揮作用。雖然不同類型的熊果素在穩定性與效果上有所差異,但只要選擇合適濃度與良好配方設計,就能安心使用、達到理想的提亮膚色效果。若希望進一步提升成效,建議選擇含α-熊果素、並與其他美白活性成分協同作用的配方,將能為肌膚帶來更顯著、穩定的亮白成果。

 

*上述內容僅為原料成分介紹,產品實際功效與相關標示應遵循《化粧品衛生安全管理法》規範。

← 過去的文章 最新的文章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