玻尿酸 Hyaluronic Acid
Posted by Jolab on
玻尿酸(Hyaluronic Acid, 簡稱 HA),又稱透明質酸,是廣泛存在於人體皮膚、關節、眼球等部位的一種天然保濕成分。由於其出色的含水能力與親膚特性,在保養品中的應用非常普遍,尤其常見於精華液、面膜與乳霜中。本文將帶你深入了解玻尿酸的結構、不同型態及功效,幫助你選擇最適合膚質需求的玻尿酸保養品。
一、玻尿酸的基本介紹:強效抓水的天然保濕因子
玻尿酸是一種醣胺聚醣(Glycosaminoglycan),本身具有高度親水性,能夠攜帶超過500~1000倍自身重量的水分,為皮膚提供強效保濕。它不僅能補充肌膚水分,還能減少水分流失,維持角質層穩定與皮膚屏障健康,讓肌膚長時間保持柔軟、澎潤的狀態。
然而,玻尿酸的含量會隨年齡增長而遞減,60歲時體內玻尿酸約只剩下年輕時的25%,因此外用補充玻尿酸對抗乾燥與老化是重要的保養關鍵。
二、玻尿酸常見五種類型介紹與差異
玻尿酸在保養品中常以不同形式與分子量呈現,不同型態的玻尿酸滲透力與作用層次也有所不同。
1. Hyaluronic Acid(HA)— 傳統型玻尿酸
-
分子量大,滲透性低,主要停留於皮膚表層。
-
主要功能:再皮膚表層形成鎖水薄膜、減少水分散失。
2. Sodium Hyaluronate — 玻尿酸鈉鹽
-
HA 的鈉鹽形式,水溶性佳、皮膚吸收度更好。
-
作用:維持肌膚水分平衡。
- 常見用途:是多數保濕產品的主力成分,亦與其他玻尿酸搭配使用以提升整體功效。
3. Acetylated Sodium Hyaluronate — 乙醯化玻尿酸鈉
-
將玻尿酸鈉進行「乙醯化修飾」,強化其「吸附性與保水力」。
-
優異的附著力:即使洗臉後仍可部分留存於皮膚表面,延長保濕時間。
-
提升肌膚屏障功能:可強化角質層的完整性,減少外界刺激影響。
-
作用層級:主要停留於角質表面,形成「高附著性水膜」。
-
應用特性:適合添加於強調「長效保濕」、「鎖水抗乾」類型產品中。
4. Hydrolyzed Hyaluronic Acid — 水解玻尿酸
-
經酵素或水解處理後分子量降低。
-
分子量小(20~50k Da),滲透效果提升,可深入肌膚表皮層。
-
作用:提升肌膚含水量,改善彈性與柔嫩感。
-
臨床數據:連續使用含水解玻尿酸的保養品可有效減少乾燥產生的細紋。
5. Hydrolyzed Sodium Hyaluronate — 水解玻尿酸鈉
-
Sodium Hyaluronate 的水解版本,又稱「超低分子玻尿酸」。
-
分子量最小(小於5000 Da),滲透力極佳。
-
作用:為肌膚深層注入水分,並促進修復與彈性恢復。
-
使用方式:多與其他玻尿酸搭配混合使用。
三、分子大小影響滲透力與功效
玻尿酸的分子大小(分子量)會直接影響其在皮膚中的作用層級與功能表現。以下為不同分子量玻尿酸的比較:
類型 | 分子量範圍 | 滲透層級 | 功效特點 |
---|---|---|---|
大分子玻尿酸 | 約 1,800,000–2,200,000 Da | 停留表皮表層 | 成膜保水、減少水分流失、防護外界刺激 |
中分子玻尿酸 | 約 50,000–500,000 Da | 作用在角質層上層 | 提升含水量、柔嫩膚觸 |
小分子玻尿酸 | 小於 20,000 Da | 滲透至角質層下層或間隙 | 深層補水、提升彈性、改善乾紋 |
超小分子玻尿酸 | 小於 5,000 Da | 作用角質層深處作用,有部分文獻指出可深入真皮層(仍有限) | 極佳滲透性、可能促進修復與膠原表現 |
乙醯化玻尿酸鈉 | 分子量視修飾而定 | 表層附著 | 長效鎖水、強化屏障、提升皮膚防禦力 |
四、玻尿酸的三大保養功效
一、深層補水
玻尿酸能快速吸收並抓住大量水分,使肌膚由內而外恢復水嫩與彈性,提升光澤感與膚觸。
二、長效鎖水
在肌膚表面形成隱形透氣保水膜,有效減少水分流失,對抗乾燥與脫皮困擾。尤其乙醯化玻尿酸鈉對於維持水分效果更持久。
三、延緩老化
隨著年齡增長玻尿酸逐漸流失,外用補充能改善乾燥紋、撫平細紋,維持年輕膚況,並幫助肌膚對抗外在環境壓力。
五、選擇玻尿酸產品的建議
不同型態與分子量的玻尿酸各有優勢,建議選用多分子玻尿酸複方產品,讓肌膚各層都能獲得水分滋養。例如:
-
小分子深入補水
-
大分子表層鎖水
-
乙醯化型強化保濕膜
-
水解型促進吸收與修護
搭配使用可發揮最完整的保濕效果,讓肌膚由內而外維持水嫩澎潤的理想狀態。
*上述內容僅為原料成分介紹,產品實際功效與相關標示應遵循《化粧品衛生安全管理法》規範。